bcr-abl融合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和c-myb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在K562细胞上的联合应用

bcr-abl融合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和c-myb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在K562细胞上的联合应用

一、联合应用bcr-abl融合基因反义寡核苷酸与c-myb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婉儿[1](2020)在《基于深度测序及组学研究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广泛应用显着地改善了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的缓解率及长期生存。但仍有小部分患者由于药物不耐受和(或)耐药而出现病情进展和难治复发,这也是目前CML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和研究热点。而目前患者对TKI产生耐药的机制主要分为BCR-ABL1依赖性和非BCR-ABL1依赖性两种。BCR-ABL1依赖性主要是由于激酶区突变和BCR-ABL1基因扩增,而非BCR-ABL1依赖性的耐药机制就比较复杂。新进研究发现CML耐药患者白血病细胞中存在能量代谢紊乱,糖酵解亢进,且伊马替尼(Imatinib,IM)治疗可一定程度使敏感细胞内能量代谢正常化,而在耐IM的CML细胞中始终维持着高糖酵解代谢状态。探讨CML白血病细胞对IM产生非BCR-ABL1依赖性耐药机制的能量代谢特点以及能量代谢在耐药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对TKI耐药和(或)不耐受的CML患者肿瘤相关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方法使用深度测序及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技术(LC-M S)对比不携带BCR-A B L1激酶区突变的对IM耐药CML细胞株K562-R与伊马替尼敏感CML细胞株K562-S间的进行多组学联合分析,剖析细胞内的能量代谢状态,找出关键的调节靶点基因,进行细胞学实验验证,并研究其导致IM耐药的机制。以及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对TKI耐药和(或)不耐受的CML患者肿瘤相关基因突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首先,发现在K562-R中糖酵解/糖异生途径异常亢进,且其中的6-磷酸果糖激酶-2(PFK-2)与丙酮酸激酶(PK)其中的一种同工酶PKM表达上调,使用C RISPR/Cas9技术建立稳定低表达PKM2的细胞株,发现耐药细胞K562-R在低表达PKM2蛋白后对IM的敏感性得到恢复,证实PKM2的高表达与IM耐药息息相关。此外,在K562-R中谷胱甘肽分解代谢旺盛,且细胞内还原当量NADPH的来源比例发生改变,胞内磷酸戊糖途径代谢减弱,更多的NADPH来源于异柠檬酸转化成α-酮戊二酸过程。在对TKI耐药和(或)不耐受的CML患者基因研究中发现,在耐药患者体内ABL1 KD突变起了主导影响,而CUX1、KIT与GATA2突变则在TKIs不耐受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录因子基因在TKIs不耐受患者的体内突变数量明显多于TKIs耐药组,提示了转录子基因在TKIs不耐受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ASXL1与TET2突变与CML患者疾病进展有密切联系,虽然它们均是ARCH突变,但所导致的患者预后不佳的效应是不容忽视的。结论在对IM耐药的细胞中能量代谢紊乱更严重且不能被IM纠正和改善,而PKM2在IM耐药性的产生中起了重要作用。基因组风险评估可改进临床诊断风险分层,在TKIs治疗时代能够更准确地早期识别对TKIs耐药或不耐受的病人。

张静[2](2017)在《靶向纠正Bcl-x异常剪接在imatinib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增敏作用》文中提出背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病因是BCR-ABL融合蛋白具有强烈酪氨酸激酶活性,能激活多条癌性信号通路引起造血细胞恶性转化,是CML的始发因素。靶向BCR-ABL的第一、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以imatinib(IM)为代表的TKIs出现化疗耐药已成为其治疗的最主要障碍,这严重影响了CML患者的长期疗效。我们前期研究发现,IM耐药CML细胞(K562/G01)中Bcl-x基因发生异常剪接大量转录生成Bcl-x L,而Bcl-x S相应减低,致Bcl-x L/Bcl-x S比值显着增高,由此可见,Bcl-x基因的异常剪接参与CML进展。现已证实Bcl-x基因的异常剪接事件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化疗抵抗密切相关,Bcl-x L抗凋亡蛋白的过表达和Bcl-x S促凋亡蛋白的低表达均直接增强肿瘤细胞的化疗抵抗能力。由此可见,通过调控K562/G01细胞内Bcl-x L和Bcl-x S的表达量,将是改善其对IM化疗抵抗的途径之一。Vivo-Morpholinos(v MO)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实现体内、外直接调控靶基因选择性剪接的高效方法。因此,本研究设想应用v MO技术靶向调控Bcl-x基因的异常剪接,在减少Bcl-x L生成的同时增加Bcl-x S的表达,实现对Bcl-x L和Bcl-x S双向、同时调控,将能有效逆转K562/G01细胞对IM耐药。目的:探讨v MO靶向纠正Bcl-x异常剪接在耐药CML细胞中的增敏作用,为耐药CML患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荧光标记的v MO技术与K562/G01细胞进行共培养,在不同时间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染色细胞百分率;K562/G01细胞经IM组(2μM),v MO组,对照试验的随机序列(RS-v MO),IM+v MO组及不处理(空白对照)处理后培养48h,通过CCK8法检测靶向调控Bcl-x剪接对K562/G01细胞活性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靶向调控Bcl-x剪接对K562/G01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q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K562/G01细胞胞内Bcl-x L、Bcl-x S m 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1)v MO(8μl)在48h后能够成功高效转染K562/G01细胞;(2)RS-v MO对K562/G01细胞几乎无毒性作用;与单独IM处理组相比,IM+v MO明显抑制K562/G01细胞活性,且细胞的IC50也显着降低,增加其对IM的敏感性;同时v MO增加IM诱导的K562/G01凋亡。(3)q PCR及western-blot均发现,IM+v MO技术可以双向、同时调控Bcl-x剪接模式,使Bcl-x L表达量明显降低的同时Bcl-x S表达量显着升高。结论:本研究证实v MO联合IM可以靶向纠正Bcl-x异常剪接,显着下调Bcl-x L/Bcl-x S凋亡蛋白的比值,逆转K562/G01细胞对IM耐药,为临床治疗CML及其他伴Bcl-x剪接异常的肿瘤的化疗增敏提供理新思路。

平娟,赵娜,王保全,申智慧,阴明星,庞晓斌,陈传波[3](2015)在《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们的研究重点已转向基因功能的研究,反义核酸技术无疑为这项宏伟工程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关于反义寡核苷酸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很少。本实验在体外构建针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 leukemia,CML)bcr-abl融合基因mRNA的反义寡核苷酸,探讨bcr-abl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以bcr-abl融合基因mRNA翻译起始点融合前区19个寡核苷酸为作用靶点,设计反义寡核苷酸,以其反义寡核苷酸序列转染人慢性粒细胞K562细胞,采用Hoechst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株的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凋亡蛋白LC3-Ⅱ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采用JEM-4000EX电镜术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变化,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K56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bcr-abl反义寡核苷酸能显着促进K562细胞的凋亡,且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cr-abl反义寡核苷酸各浓度组凋亡自噬蛋白LC3-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M检测结果显示,bcr-abl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于K562细胞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各组G0/G1期、S期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JEM-4000EX电镜下可见明显的新月型凋亡小体。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10、30μmol/mL bcr-abl反义寡核苷酸组可以明显观察到以180200bp碱基对整倍数出现明暗间隔的DNA梯状条带。结论:Bcr-abl反义寡核苷酸可显着诱导K562细胞凋亡,为临床上基因治疗人CML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丽娟[4](2014)在《薯蓣皂苷逆转阿霉素多药耐药、增加甲氨蝶呤吸收的分子药理学机制》文中提出多药耐药是癌症化疗成功的主要障碍,而癌细胞能对结构各异机制不相关的药物产生耐药性,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多药耐药和药物外排转运体MDR1(multidrug resistance 1,MDR1)过表达相关。MDR1是一个被多药耐药1基因编码的170KD的膜糖蛋白,是ATP依赖的具有药物外排功能的转运蛋白。在肿瘤细胞中,MDR1泵出抗癌药物导致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NF-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是作为转录因子介导MDR1导致耐药的蛋白复合物。NF-κB的激活需要IκB-α的磷酸化,即p-IκB-α(phosphorylation of inhibitor κB-α,p-IκB-α)显着的增加导致 NF-κB 激活。克服MDR1介导的耐药性可以通过阻碍外排泵的功能和抑制它的表达来实现。因此,抑制MDR1介导的药物外排将引起化疗药治疗的多药耐药癌细胞的复敏,可以被认为是对具有多药耐药癌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的一些抗癌药如生物碱、蒽环类抗生素和表鬼臼毒素很容易产生多药耐药,因此急需开发有效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另外,大剂量甲氨蝶呤可以达到常规化疗剂量、化疗方案作用不到的盲区部位,从而提高化疗的效果,但甲氨蝶呤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且剂量越大,出现不良反应的机会越大,会引起胃肠道黏膜损伤,表现出恶心、胀气、呕吐、厌食、腹泻和腹痛等症状,导致患者的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甲氨蝶呤是MDR1的底物,寻找一种多药耐药的抑制剂,抑制MDR1,在降低甲氨蝶呤的剂量的同时提高甲氨蝶吟的小肠吸收,可以有效减轻甲氨蝶呤致消化道黏膜炎。薯蓣皂苷是一个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广泛存在于一些药用植物中,如穿龙薯蓣、盾叶薯蓣和山药中,药理学研究已证实这个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降脂、抗癌、保肝的作用,而且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因此含此类成分生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依赖于对经过选择的且对广谱抗癌药存在交叉反应性的癌细胞系的分析。已有研究结果证实,薯蓣皂苷能逆转肝癌细胞HepG2对阿霉素(adriamycin,ADR)的耐药性,其在白血病和乳腺癌中对阿霉素的耐药和甲氨蝶呤吸收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我们利用了一个阿霉素敏感的白血病细胞系(Human doxorubicin-sensitive erythroleukemic cells,K562 cells)、来源亲本细胞 K562 的阿霉素耐药的细胞系(Human doxorubicin-res的磷酸化抑制了 NF-κB的活性进而下调了 MDR1的表达。istant erythroleukemic cells,K562/ADR cells)、表达分化的小肠细胞特征的细胞系(human colon adenocarcinoma cells,Caco-2 cells)、一个阿霉素敏感乳腺癌细胞系(human adriamycin-sensitive breast cancer cells,MCF-7 cells)、来源亲本细胞MCF-7的阿霉素耐药的细胞系(human adriamycin-resistant breast cancer cells,MCF-7/ADR cells)等肿瘤细胞模型和大鼠小肠来研究薯蓣皂苷对阿霉素耐药和甲氨蝶呤吸收的影响,旨在阐明此效果及其分子药理学机制即薯蓣皂苷对MDR1表达的影响及MDR1的表达和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第一部分 薯蓣皂苷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ADR多药耐药的逆转效果及分子药理学机制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对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效果,探讨薯蓣皂苷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分子药理学机制。方法:以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阿霉素耐药细胞系K562/ADR为研究对象,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以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细胞系内薯蓣皂苷对阿霉素细胞内蓄积的影响来反映薯蓣皂苷对MDR1外排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MDR1、phospho-IκB-α的蛋白表达水平;Quantitative PCR法检测MDR1的mRNA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系统检测MDR1和NF-κB启动子活性。结果:与K562细胞系相比,K562/ADR耐药细胞系中MDR1的mRNA和蛋白均高表达,且耐药细胞中的阿霉素细胞内潴留减少。薯蓣皂苷对K562和K562/ADR表达出大致相同的细胞毒性,由此计算出薯蓣皂苷无毒性的浓度即IC10(1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10)为0.3 μM。此浓度的薯蓣皂苷显着增加了阿霉素在耐药细胞中的蓄积,导致阿霉素在耐药细胞中的IC50(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值由42.4±2.6 μM减少到2.4±0.1 μM,即薯蓣皂苷显着增加了阿霉素的细胞毒性,表明薯蓣皂苷通过增加阿霉素在耐药细胞内的蓄积增加了阿霉素的细胞毒性。而且,薯蓣皂苷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了 K562/ADR细胞的MDR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表明薯蓣皂苷通过抑制MDR1的表达增加了阿霉素的细胞内蓄积进而逆转了阿霉素的耐药。另外,薯蓣皂苷抑制了 MDR1和核因子NF-κB的启动子活性以及IκB-α的磷酸化,表明薯蓣皂苷通过抑制IκB-α的磷酸化抑制了 NF-κB的活性进而下调了 MDR1的表达。结论:薯蓣皂苷在白血病细胞K562/ADR中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抑制了MDR1转运体,恢复阿霉素的敏感性,逆转了白血病细胞的耐药,表明薯蓣皂苷和阿霉素合用能有效提高白血病的治疗效果,薯蓣皂苷可能是一个新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和潜在的肿瘤化疗辅助剂。第二部分 薯蓣皂苷对甲氨蝶呤吸收的影响及其分子药理学机制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在体内外对甲氨蝶呤吸收的增强效果,探讨其分子药理学机制。方法:利用MTT法分析薯蓣皂苷在Caco-2细胞对甲氨蝶呤细胞毒性的影响,Caco-2细胞双向转运实验分析薯蓣皂苷对甲氨蝶呤转运的影响,体外翻转肠和原位肠灌注实验考察薯蓣皂苷对甲氨蝶吟体内外吸收的影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chromatography 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方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甲氨蝶呤的浓度,大鼠小肠切片病理学检查考察薯蓣皂苷对甲氨蝶呤诱导的肠道粘膜损伤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Quantitative RT-PCR(Quantitive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uantitative RT-PC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考察薯蓣皂苷对甲氨蝶呤吸收影响的分子药理学机制。结果:薯蓣皂苷在Caco-2细胞中72小时细胞毒性作用最明显,72小时作为整个试验的检测时间。用甲氨蝶呤和薯蓣皂苷处理72小时后,仅有甲氨蝶呤和薯蓣皂苷+甲氨蝶呤的IC50值分别是19.5±0.9 μM和7.7±0.1μM,也就是合用薯蓣皂苷减少了甲氨蝶呤的IC50值,表明薯蓣皂苷增加了甲氨蝶呤在Caco-2细胞的毒性。薯蓣皂苷还增加了甲氨蝶吟在吸收方向的转运,减少了甲氨蝶吟在分泌方向的转运,显着抑制了 Caco-2细胞中MDR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表明薯蓣皂苷通过抑制Caco-2细胞中MDR1的表达,增加了甲氨蝶呤的吸收方向的转运。而且,薯蓣皂苷抑制了 MDR1和NF-κB启动子的活性以及IκB-α的磷酸化,表明薯蓣皂苷通过抑制IκB-α的磷酸化抑制了 NF-κB信号通路,进而下调了 MDR1的表达,增加了甲氨蝶呤的转运。薯蓣皂苷体内外通过下调MDR1的表达增加了甲氨蝶呤的小肠吸收。另外,尽管甲氨蝶呤吸收进入了肠细胞,但没有观察到毒性的增加,而且,事实上,观察到毒性减少了。结论:薯蓣皂苷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抑制Caco-2细胞MDR1转运体,增加甲氨蝶吟吸收方向上的转运,在大鼠中薯蓣皂苷通过抑制MDR1转运体,体内外增加了甲氨蝶呤的小肠吸收,但没有增加甲氨蝶呤诱导的肠道粘膜损伤,表明薯蓣皂苷在降低甲氨蝶呤剂量的同时可能提高其治疗效果,其可能作为甲氨蝶呤吸收的多药耐药调节剂。第三部分 薯蓣皂苷对乳腺癌细胞及其耐药细胞的增敏效果及其分子药理学机制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在MCF-7和MCF-7/ADR细胞中对阿霉素活性的增敏效果及其分子药理学机制。方法:利用MTT分析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其耐药细胞系MCF-7/ADR薯蓣皂苷本身的毒性及薯蓣皂苷对阿霉素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Quantitative RT-PC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来检测其分子药理学机制。结果:薯蓣皂苷在MCF-7和MCF-7/ADR细胞的IC50分别是6.5±0.4μM和7.3±0.2μM,即薯蓣皂苷对药物敏感的亲本乳腺癌细胞和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具有大致相同的抗性,由此得出薯蓣皂苷对MCF-7/ADR和MCF-7细胞没有毒性的浓度,即IC10,均为0.4±0.1μM。0.4μM的薯蓣皂苷分别将MCF-7和MCF-7/ADR细胞中IC50 值由 1.5±0.1μM 和 34.7±1.1μM 减少到 0.4±0.1 和 0.7±0.1μM,表明薯蓣皂苷在MCF-7和MCF-7/ADR细胞均有增加阿霉素细胞毒性的效果。薯蓣皂苷在MCF-7和MCF-7/ADR细胞均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了 MDR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表明薯蓣皂苷在MCF-7和MCF-7/ADR细胞均是通过抑制MDR1增加阿霉素细胞内的毒性。而且,薯蓣皂苷在MCF-7和MCF-7/ADR细胞均抑制了 MDR1和NF-κB启动子的活性和IκB-α的磷酸化,表明薯蓣皂苷在MCF-7和MCF-7/ADR细胞均通过抑制IκB-α的磷酸化抑制了 NF-κB信号通路进而下调了 MDR1的表达增加了阿霉素细胞内的毒性。结论:薯蓣皂苷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药物转运体MDR1的表达,增加了 MCF-7和MCF-7/ADR细胞中阿霉素的化学敏感性,表明薯蓣皂苷和阿霉素合用能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这一发现为薯蓣皂苷作为化疗辅助剂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又一有力的证据。

刘丽娟[5](2012)在《加味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临床观察和体外实验两部分的研究,探讨分析加味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慢粒提供一定的临床疗效支持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分为临床观察和体外实验两部分。临床观察主要是观察实验组(加味大黄蟅虫丸加干扰素、羟基脲)与对照组(干扰素加羟基脲)治疗CML慢性期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实验组在血液学缓解率、Ph染色体阳性率、中医证侯积分、缩脾效果、骨髓增生度等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加味大黄蟅虫丸加干扰素、羟基脲治疗CML不仅能提高患者血液学缓解率,而且对细胞遗传学缓解亦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明显改善慢粒慢性期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体外实验分别通过MTT法、TUNEL法检测加味大黄蟅虫丸含药血清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表明加味大黄蟅虫丸含药血清不仅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而且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加味大黄蟅虫丸经过初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可能是治疗CML的良药,能够提高CML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刘媛媛[6](2011)在《Apollon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和耐药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Apollon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DN)对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凋亡及耐药的影响,力求寻找临床治疗白血病的新方法。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的Apollon硫代磷酸ASODN及其对照错义寡核苷酸(missense oligonucleotide, MSODN),脂质体介导转染K562细胞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光吸收法(MTT)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Annexin V-FITC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用MTT法检测K562细胞对依托泊苷、长春新碱及联合用ASODN耐药性。结果:Apollon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Apollon ASODN在终浓度为600nmol/L作用K562细胞时,能明显抑制其增殖,K562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P<0.01),联合用药组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低于单用药组。结论:Apollon反义寡核苷酸可下调Apollon基因表达,有效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K562细胞凋亡,Apollon反义寡核苷酸与依托泊苷和长春新碱联合作用可降低细胞生存率,降低细胞耐药性。

汪茗,毕富勇[7](2008)在《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白血病的研究现状》文中认为

李建厂,徐酉华[8](2006)在《反义核酸诱导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反义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反义药物已开始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文章主要综述了反义技术的作用机制,在白血病方面所选用的靶基因以及研究进展。

李晶珏,刘卓刚[9](2005)在《反义基因治疗白血病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

孙玲[10](2005)在《hTERT及c-myc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文中提出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恶性度强,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大剂量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但大剂量化疗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费用昂贵,且具有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并发症,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因此探索新的有效、简便、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成为血液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反义技术用于抗白血病的理论基础是根据碱基互补原理,利用反义寡核苷酸片段终止原癌基因和癌基因的表达,使白血病细胞向成熟分化或诱导凋亡,从而起到缓解白血病的作用。已经证实,在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中,原癌基因c-myc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基因呈高表达。推测这两种基因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原癌基因c-myc是myc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产物属核蛋白类的磷酸化蛋白质,在正常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c-myc基因过度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新近有资料显示,c-myc可能参与hTERT和端粒酶的激活。已经证实端粒酶活性增高在恶性肿瘤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保护性结构,端粒酶能合成端粒、补充由细胞分裂造成的端粒缩短,使细胞永生化。hTERT作为端粒酶活性组成部分,在端粒酶的激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白血病是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的发生过程,发病机制复杂,单独封闭某一基因的表达,往往不能完全阻止肿瘤的发生。将作用机制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反

二、联合应用bcr-abl融合基因反义寡核苷酸与c-myb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合应用bcr-abl融合基因反义寡核苷酸与c-myb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测序及组学研究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对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R细胞株的诱导与鉴定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第二章 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多组学研究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糖酵解关键酶PKM2调控CML耐药机制初步探讨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第四章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分析TKIs耐药或不耐受CML患者的肿瘤相关基因突变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致谢

(2)靶向纠正Bcl-x异常剪接在imatinib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增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细胞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2.1.4 常用的自配试剂
    2.2 方法
        2.2.1 K562/G01细胞常规培养及Imatinib耐药性检测
        2.2.2 Vivo-Morpholinos技术
        2.2.3 vMO序列设计
        2.2.4 vMO转染靶细胞效率及稳定性研究
        2.2.5 Bcl-x剪接调控对K562/G01细胞活力与药敏性的影响
        2.2.6 Bcl-x剪接调控对K562/G01细胞的凋亡作用(Annexin V/PI双染法)
        2.2.7 K562/G01细胞总RNA检测
        2.2.8 qPCR检测胞内Bcl-xL和Bcl-xS mRNA表达量
        2.2.9 western blot检测胞内Bcl-xL和Bcl-xS蛋白水平
        2.2.10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K562/G01细胞对Imatinib化疗耐受作用
    3.2 筛选并合成靶向Bcl-x剪接调控位点的特异性vMO
    3.3 vMO能稳定高效转染K562/G01细胞
    3.4 调控Bcl-x剪接逆转K562/G01细胞对IM敏感性
    3.5 调控Bcl-x剪接增加IM诱导的K562/G01细胞的凋亡
    3.6 IM联合vMO有效调节Bcl-xL/Bcl-xS mRNA比值
    3.7 IM联合vMO有效调节Bcl-xL/Bcl-xS蛋白比值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选择性剪接机制及其在白血病诊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4)薯蓣皂苷逆转阿霉素多药耐药、增加甲氨蝶呤吸收的分子药理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薯蓣皂苷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ADR多药耐药的逆转效果及分子药理学机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二. 方法
        2.1 溶液的配置
        2.2 细胞培养
        2.3 细胞活性的测定
        2.4 Quantitive Real-Time PCR
        2.5 Western Blotting
        2.6 瞬时转染与荧光素酶活性分析
        2.7 薯蓣皂苷对阿霉素细胞内蓄积的影响
        2.8 统计分析
    结果
        3.1 K562和K562/ADR细胞的特征
        3.2 薯蓣皂苷的细胞毒性
        3.3 薯蓣皂苷对阿霉素细胞毒性的影响
        3.4 薯蓣皂苷对K562/ADR细胞MDR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薯蓣皂苷对阿霉素细胞内积累的影响
        3.6 薯蓣皂苷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薯蓣皂苷体对甲氨蝶呤吸收的影响及其分子药理学机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及细胞
        二. 方法
        2.1 溶液的配置
        2.2 细胞培养
        2.3 细胞活性测定
        2.4 经上皮转运研究
        2.5 Quantitive Real-Time PCR
        2.6 Western Blotting
        2.7 瞬时转染与荧光素酶活性分析
        2.8 大鼠空肠和回肠翻转液囊的制备
        2.9 组织学检查
        2.10 原位肠灌注研究
        2.11 LC-MS/MS分析
        2.12 统计分析
    结果
        3.1 薯蓣皂苷对甲氨蝶呤Caco-2细胞毒性的影响
        3.2 薯蓣皂苷对甲氨蝶吟经Caco-2细胞转运影响
        3.3 薯蓣皂苷对Caco-2的MDR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3.4 薯蓣皂苷对Caco-2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3.5 薯蓣皂苷在大鼠翻转肠中对甲氨蝶呤吸收的影响
        3.6 薯蓣皂苷对大鼠小肠的MDR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3.7 小肠组织病理学
        3.8 原位肠灌注中薯蓣皂苷对甲氨蝶呤吸收的影响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薯蓣皂苷对乳腺癌细胞及其耐药细胞的增敏效果及其分子药理学机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二. 方法
        2.1 溶液的配置
        2.2 细胞培养
        2.3 细胞活性的测定
        2.4 Quantitive Real-Time PCR
        2.5 Western Blotting
        2.6 瞬时转染与荧光素酶活性分析
        2.7 统计分析
    结果
        3.1 薯蓣皂苷对MCF-7和MCF-7/ADR细胞毒性的影响
        3.2 薯蓣皂苷在MCF-7和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毒性的影响
        3.3 薯蓣皂苷在MCF-7和MCF-7/ADR细胞对MDR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3.4 薯蓣皂苷在MCF-7和MCF-7/ADR细胞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3.5 薯蓣皂苷对MCF-7和MCF-7/ADR细胞中NF-kIB信号通路的影响
    讨论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5)加味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一) 病例选择
        (二) 一般资料
    二、 实验方法
        (一) 实验用药
        (二) 治疗方法
        (三) 支持治疗
    三、 观测指标
        (一) 安全性观察
        (二) 疗效性观察
        (三) 中医症状分级及积分量化标准
        (四) 统计学分析
    四、 疗效判定
        (一) 判定 CML 的治疗标准
        (二) 证侯疗效判定标准
    五、 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 血液学缓解情况
        (二) 治疗前后 Ph 染色体及 bcr-abl 融合基因表达情况
        (三) 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及疗效
        (四) 治疗前后外周血血象比较
        (五) 治疗前后体征改变比较
        (六) 治疗前后骨髓增生度比较
        (七) 安全性观察
实验研究
    一、 加味大黄蟅虫丸对 K562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及步骤
        (三) 统计学分析
        (四) 实验结果及分析
    二、 加味大黄蟅虫丸对 K562 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及步骤
        (三) 统计学分析
        (四) 实验结果及分析
讨论
    一、 祖国医学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认识
    二、 细胞凋亡理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三、 中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近况
    四、 方药组成及功用分析
        (一) 药物组成
        (二) 功效
        (三) 方解及用药特色
        (四) 药物功效溯源
        (五) 现代药理研究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科研任务书
详细摘要

(6)Apollon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和耐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论着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白血病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白血病的体外实验研究
    1.1 癌基因
    1.2 凋亡抑制基因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4 端粒酶
    1.5 细胞周期D3 (Cyclin D3)
2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白血病的动物模型体内研究
3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白血病的临床试验研究
4 问题与展望

(9)反义基因治疗白血病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反义技术在治疗白血病中的作用
    1.bcl-2基因
    2.bcr/abl 基因
    3.c-myb基因
    4.mdr-1基因
    5.WT1基因
    6.c-myc基因
    7.scl基因
    8.cyclinD3
    9.端粒酶 (telomerase)
    10.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
    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二、问题与展望

(10)hTERT及c-myc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
    hTERT及c-myc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
        前言
        第一部分 hTERT及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增殖、端粒酶活性、凋亡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第一章 hTERT及c-myc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增殖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章 hTERT及c-myc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hTERT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前后的HL-60细胞对裸鼠致瘤性及肿瘤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第一章 hTERT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前后的HL-60细胞对裸鼠致瘤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章 hTERT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体内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 论
        小 结
        第三部分 hTERT及c-myc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化疗药物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反义技术与白血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成果
致 谢

四、联合应用bcr-abl融合基因反义寡核苷酸与c-myb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测序及组学研究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研究[D]. 吴婉儿.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2]靶向纠正Bcl-x异常剪接在imatinib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增敏作用[D]. 张静. 南昌大学, 2017(06)
  • [3]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研究[J]. 平娟,赵娜,王保全,申智慧,阴明星,庞晓斌,陈传波. 中国癌症杂志, 2015(03)
  • [4]薯蓣皂苷逆转阿霉素多药耐药、增加甲氨蝶呤吸收的分子药理学机制[D]. 王丽娟. 大连医科大学, 2014(05)
  • [5]加味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刘丽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6]Apollon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和耐药影响的研究[D]. 刘媛媛. 滨州医学院, 2011(04)
  • [7]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白血病的研究现状[J]. 汪茗,毕富勇.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8(01)
  • [8]反义核酸诱导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J]. 李建厂,徐酉华. 中国肿瘤, 2006(01)
  • [9]反义基因治疗白血病的研究现状[J]. 李晶珏,刘卓刚. 日本医学介绍, 2005(07)
  • [10]hTERT及c-myc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D]. 孙玲. 郑州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bcr-abl融合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和c-myb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在K562细胞上的联合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