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脑血吸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谢慧群[1](2020)在《脑曼氏裂头蚴病药物与手术干预后抗体水平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脑曼氏裂头蚴病是一种严重致残甚至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长期的慢性病程,本研究通过脑曼氏裂头蚴病吡喹酮和手术干预后的血清曼氏裂头蚴抗体IgG滴度变化,以寻找抗体水平与临床表现、影像学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该病内外科干预后的结局与考核疗效的指标。材料与方法:2013-2018年诊断的脑曼氏裂头蚴病人,分药物治疗组、外科手术组2组作为研究对象。药物治疗62例,予吡喹酮50mg/kg,10日给药,间隔60天,重复给药3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曼氏裂头蚴IgG抗体滴度、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手术治疗35例,于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抽血测定曼氏裂头蚴血清IgG抗体滴度。结果:随访12个月,2组患者诊断前血清学曼氏裂头蚴IgG抗体均为阳性,滴度在1:200-1:3200,药物治疗结局优治疗后2月病灶无变化以及出现新发症状的病例影像学随访显示病灶位置和形态发生变化,抗体滴度下降不明显,抗体滴度≥1:400,但随着药物继续的干预,活动性病灶消失,抗体滴度在12月后持续呈现下降的趋势,抗体滴度≤1:100。药物治疗结局差的患者治疗后虽活动性病灶有减小,抗体滴度略有下降,但没有显示出现明显的滴度下降,影像学显示活动性病灶曾一度消退的患者显示抗体滴度仍≥1:400,药物治疗后12月抗体滴度没有转为阴性的患者。手术治疗结局优患者完整取出虫体的术后2月抗体滴度≤1:100,抗体滴度不降且维持高滴度者提示仍有活动性病灶,术后12月无活动性强化病灶患者抗体滴度≤1:200,但部分患者仍遗留有神经功能缺失和顽固性癫痫。治疗结局优的患者手术治疗抗体滴度下降及转阴时间较药物治疗快。手术治疗结局差的患者出现新发症状或出现新发强化病灶的患者抗体滴度不降或上升且维持在≥1:400。结论: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抗体滴度考核疗效,可以进一步弥补单一的影像学的局限。12个月近期疗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12月无活动性强化病灶患者抗体滴度≤1:200,可视为治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虽影像学活动性病灶消退但抗体滴度仍≥1:400患者提示虫体未被彻底清除,须随访新发病灶的出现。结局优的患者手术干预抗体消失时间早于药物干预。
祝斐,黄新,吴明,金卫星,颉奎[2](2014)在《166例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解放军171医院1989-2013年收治的166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66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中,根据临床表现、病原学、免疫学结合CT、MRI辅助检查确诊156例,其中病理检查确诊74例,诊断性治疗确诊10例。102例患者行口服吡喹酮40 mg/kg治疗,于1436 d临床症状好转后出院。64例行开颅手术,术后辅以口服吡喹酮抗血吸虫治疗。其中,48例术后恢复良好,7例肢体瘫痪加重,4例肢体发麻加重,11例术后仍有癫痫发作,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81例,66例症状及体征消失,7例肢体轻瘫但生活能自理,5例生活不能自理,3例死于其他原因。结论颅脑影像学和实验室专项检测对脑型血吸虫病诊断有重要价值。脑型血吸虫病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内科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黄劲柏[3](2010)在《脑型血吸虫病的影像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MRI表现特征和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6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脑型血吸虫病患者,常规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在MRI表现分型的基础上,对病变的部位、数目、信号改变、灶周水肿、邻近脑膜和脑沟内血管强化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单发结节型9例,8例位于大脑半球,7例位于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区等浅表部位。T1WI呈等信号4例,稍低信号5例,T2WI呈等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7例。7例为中度灶周水肿。增强扫描8例可见多个明显强化的小结节融合为大结节。3例出现邻近脑膜强化和脑沟内血管强化较对侧增多、增强表现。2.多发结节型45例,42例位于大脑半球,累及脑皮层及皮层下区44例,均可见结节聚集、融合征象。多处病灶者16例,均可见“主体病灶”。T1WI呈等信号16例,稍低信号29例。T2WI呈等信号11例,稍高信号29例。34例为中度灶周水肿。增强扫描均呈多发大小不等均匀结节状强化。35例出现邻近脑膜线样强化,34例出现邻近脑沟内血管强化较对侧增多、增强表现。3.环状强化型2例,均位于大脑半球,呈中度灶周水肿,增强扫描呈多发小环状强化,可见结节聚集、融合征象。4.脑炎型8例,6例位于大脑半球,5例为轻度灶周水肿,3例为中度灶周水肿。增强扫描呈淡薄小片状、条状及边缘模糊的小点状强化。5例有邻近脑膜线状强化和脑沟内血管强化较对侧增多、增强表现。5.脑梗塞型2例,均位于小脑半球。增强扫描呈不规则片状、脑回样强化。1例出现邻近脑膜线状强化。结论1.脑型血吸虫病依据其MRI表现可分为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型、环状强化结节型、脑炎型和脑梗塞型,以多发结节型最多见。2.单发和多发结节型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利于临床鉴别诊断。3.脑炎型和脑梗塞型表现无特征性,应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I)的方法对脑型血吸虫病进行研究,探讨脑血吸虫病灶及灶周水肿的灌注参数特性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0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型血吸虫病患者,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行CT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图像,分别测量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脑血流量(CBV)、脑血容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值;并以对侧正常脑白质为标准,分别计算相对CBF(rCBF), rCBV, rMTT和rPS值。各部位的CT灌注参数值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10例脑型血吸虫病中,脑炎型1例,单发结节型2例,多发结节型7例。2.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F均值分别为(44.6±13.94)、(7.82±1.79)、(7.85±2.23)和(11.85±2.05)(ml/100g/min)。脑血吸虫病灶的CBF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和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F值均明显增高。近、远侧灶周水肿间CBF值无明显差异,但均较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F减低。脑血吸虫病灶的rCBF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增高,而近、远侧灶周水肿间rCBF值无明显差异。3.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V均值分别为(1.99±0.59)、(0.47±0.089)、(0.45±0.11)和(0.64±0.13)(ml/100g)。脑血吸虫病灶CBV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CBV值均明显增高。近、远侧灶周水肿间CBV值间无明显差异,但均较对侧正常脑白质的明显减低。脑血吸虫病灶的rCBV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增高,近、远侧灶周水肿间rCBV值无明显差异4.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MTT均值分别为(3.17±0.74)、(5.89±1.47)、(5.81±2.02)和(4.42±1.02)(s)。脑血吸虫病灶的MTT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MTT值均明显减低。近、远侧灶周水肿间MTT值无明显差异,但均较对侧正常脑白质的明显增高。脑血吸虫病灶的rMTT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减低,而近、远侧灶周水肿间rMTT值无明显差异。5.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PS均值分别为(4.86±2.36)、(0.82±0.33)、(0.61±0.26)、(0.72±0.38)(ml/100g/min)。脑血吸虫病灶的PS值较后三者明显增高。近、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PS间均无显着性差异。脑血吸虫病灶的rPS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增高,近、远侧灶周水肿间rPS值无明显差异。结论脑血吸虫病灶是一种高血流灌注、高表面通透性、短平均通过时间的病灶。其灶周水肿呈低血流灌注、长平均通过时间特性。CTPI能对脑型血吸虫病微循环水平进行量化评价,其灌注参数值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对脑型血吸虫病、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检查,探讨DW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cient, ADC)值及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xponential ADC, eADC)值对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提高对脑型血吸虫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16例脑型血吸虫病、18例高级别胶质瘤和16例脑转移瘤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分析DWI图像,测量脑血吸虫、胶质瘤和转移瘤病灶,近、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ADC和eADC值,并进行组内比较。以对侧正常脑组织为参照,计算三种病灶及相应水肿的rADC和re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所有数据均经SPSS 14.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组内及组间差异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脑型血吸虫病16例中,脑炎型3例,单发结节型3例,多发结节型10例。DWI图上,血吸虫病灶呈低信号1例,等信号10例,稍高信号5例;灶周水肿呈等信号11例,稍低信号2例,稍高信号4例。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远侧灶周水肿和对侧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分别为(12.81±1.28)、(16.74±2.03)、(16.97±1.37)、(8.89±0.61)(×10-4 mm2/s),eADC值分别为0.28±0.034、0.19±0.040、0.19±0.022、0.41±0.031。脑血吸虫病灶的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的明显增高,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减低,而e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的明显减低,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增高。近、远侧灶周水肿的ADC值和eADC值间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其ADC值均较与对侧正常脑组织明显增高,eADC值均明显减低。高级别胶质瘤18例。DWI图上,肿瘤实质呈稍高信号8例,不均匀高信号10例;水肿呈等信号9例,稍低信号3例,稍高信号6例。胶质瘤实质的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的明显增高,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减低;而e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明显减低,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增高。近侧灶周水肿的ADC值较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减低,eADC值明显增高。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相比,近、远侧灶周水肿的ADC值均明显增高,eADC值均明显减低。转移瘤16例。DWI图上,肿瘤实质呈高或稍高信号12例,等信号4例;水肿呈等信号11例,稍低信号3例,稍高信号2例。转移瘤实质的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的明显增高,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减低,而e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的明显减低,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增高。转移瘤近、远侧灶周水肿的ADC值和eADC值间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ADC值均较对侧正常脑组织明显增高,eADC值均明显减低。脑血吸虫病灶rADC值较转移瘤的明显减低,reADC值明显增高。高级别胶质瘤的rADC值和reADC值与脑血吸虫病灶和转移瘤间均无明显差异。高级别胶质瘤近侧灶周水肿的rADC较脑血吸虫病灶和转移瘤的减低,reADC值增高。脑血吸虫病和转移瘤的近侧灶周水肿rADC值和reADC值间均无明显差异。三种病变远侧灶周水肿的rADC值和reADC值间无显着差别。结论脑血吸虫病灶的ADC和eADC值与正常脑组织和灶周水肿间均有显着性差异,有助于病变成份的区分。与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相比,血吸虫病灶具有相对较低的rADC值和相对较高的reADC,特别是与脑转移瘤间具有明显差异,有助于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的rADC和reADC值与高级别胶质瘤间有显着差异,有助于二者的鉴别,但与脑转移瘤间无差别。远侧灶周水肿的rADC和reADC值在三者间均没有差异,对鉴别诊断没有价值。脑型血吸虫病DWI检查及ADC值和eADC值测量可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目的检测CD34和Ki-67在脑型血吸虫病和低、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分析三种病变之间微血管密度(miarovessel density, MVD)和Ki-67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提高对脑型血吸虫病的分子病理学认识。材料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 SP)检测12例脑血吸虫病灶、12例低级胶质瘤和12例高级别胶质瘤手术标本的CD34和Ki-67的阳性表达情况。Ki-67的表达水平根据阳性细胞表达率分为四个等级,计算三组Ki-67的阳性表达率,并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MVD表达采用CD34抗体标记测定,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三组间MVD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Ki-67在脑型血吸虫病组、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41.7%和100%。脑血吸虫病灶Ki-67的表达水平与低级别胶质瘤间没有差异,但比高级别胶质瘤明显减低。脑血吸虫病灶、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MVD值分别为(16.6±7.75)、(54.34±15.37)和(97.69±27.78)个/视野,三组的MVD值相互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脑型血吸虫病组最低,高级别胶质瘤组最高。结论脑血吸虫病灶内具有Ki-67的表达,表明病灶内具有较强的细胞增殖活性;其阳性表达率为66.67%,表达水平比高级别胶质瘤低,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与低级别胶质瘤间没有差异,不能用以二者的鉴别诊断。脑血吸虫病灶的MVD值比低、高级别胶质瘤均明显减低,对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王文学,周磊,张旭东,胡俊泽[4](2005)在《小脑血吸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小脑血吸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报告 11例小脑血吸虫病患者。所有病人通过CT或MRI检查及手术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11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灶和颅后窝减压术。结果 11例全部治愈。并发症 5例 (45 .4 5 % ) ,其中继发性脑积水 4例 (36 .36 % ) ,分别经侧脑室 -延髓池分流术 (2例 )和脑室 -腹腔分流术 (2例 )治愈 ;头皮切口感染 1例 (9.0 9% )经抗感染 1周后痊愈。随访 1~ 2年 ,全部恢复体力劳动。结论 小脑血吸虫病并有明显的颅内高压症状及幕下占位体征者 ,手术切除病灶和颅后窝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并发症脑积水经脑室-腹腔分流术或脑室 -延髓池分流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王文学,周磊,张旭东,胡俊泽[5](2004)在《小脑血吸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6](1999)在《《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彭本礼,朱炎昌[7](1995)在《慢性脑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附35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对35例慢性脑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病灶、脑组织活检和CT资料进行分析。在诊断上,提出临床与CT检查对本病误诊的原因,强调来自血吸虫疫区或有血吸虫病史,以颅内压增高综合征和癫痫发作为突出表现者,应行血清与脑脊液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在治疗上,因病灶脑组织活检多具有活动性虫卵结节,故对每一病例均应尽早使用杀虫药吡喹酮治疗,若药物治疗后颅内压增高症状仍不能缓解者,则行手术治疗。
荆群山,罗立新,陈哲,王洪波,郑娜[8](2007)在《67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求脑型血吸虫病的发生情况、CT及MRI的诊断价值、治疗的选择和观察其预后。方法67例患者常规作免疫、病原学检查及头颅CT或MRI,并给予吡喹酮抗病原治疗,治疗后3个月~5年复查和回访。结果67例免疫或病原学检查呈阳性。头颅CT平扫显示单个或多发病灶,增强扫描病灶呈结节状、斑片状或脑回状强化。MRI显示病灶呈片状或结节状长T1长T2信号灶,增强扫描其内可见斑片状、点状强化灶。9例同时作CT与MRI的患者,显示病灶部位及数目基本相同。治疗后30例复查,头颅病灶消失19例,缩小11例。52例复诊或回访,症状消失45例,减轻7例。结论脑型血吸虫病主要发生在青壮年,头颅CT或MRI对脑型血吸虫病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很大价值,用吡喹酮治疗,及早治疗预后良好。
吴明灿,张作洪,刘建雄[9](2006)在《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文中认为
吴明灿,刘建雄,余辉,陈世洁,罗国才,李茂坤,张志文[10](2004)在《CT、MRI及CSF免疫学检查在脑型血吸虫病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42例脑型血吸虫病的CT、MRI及CSF免疫学检查资料。结果 本组42例,通过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获明确诊断40例,1例不能完全排除脑肿瘤通过术后病理诊断为脑型血吸虫病,l例高度怀疑脑型血吸虫病经毗喹酮诊断性治疗证实。结论 CT及MRI对脑型血吸虫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很大的价值,比较而言,MRI在显示病变的主要病理改变时,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CT高,CSF免疫学检查对脑型血吸虫病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二、小脑血吸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脑血吸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脑曼氏裂头蚴病药物与手术干预后抗体水平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诊断与临床结局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治疗方式 |
2.2.1 吡喹酮治疗 |
2.2.2 手术治疗 |
2.3 随访 |
2.4 头颅影像学检查 |
2.5 曼氏裂头蚴抗体滴度检测 |
2.5.1 试剂 |
2.5.2 主要仪器和器材 |
2.5.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5.4 曼氏裂头蚴核酸鉴定 |
2.5.5 曼氏裂头蚴ES抗原的制备 |
2.5.6 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血清抗体IgG滴度检测 |
第3章 结果 |
3.1 病例基本信息及流行病学 |
3.2 曼氏裂头蚴鉴定 |
3.2.1 解剖组织结构特征 |
3.2.2 虫体组织病理学形态特征 |
3.2.3 核酸检测结果 |
3.3 吡喹酮治疗组临床、影像、抗体的变化 |
3.3.1 药物干预临床结局优的患者情况 |
3.3.2 药物干预临床结局差的患者情况 |
3.3.3 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吡喹酮治疗结局优和治疗结局差的组间比较 |
3.4 手术治疗组临床、影像、抗体的变化 |
3.4.1 手术干预临床结局优的患者情况 |
3.4.2 手术干预临床结局差的患者情况 |
3.4.3 手术治疗不同结局间的比较 |
3.5 手术和药物治疗组间的比较 |
3.5.1 临床表现比较 |
3.5.2 影像学比较 |
3.5.3 手术和药物结局优抗体滴度最早消失时间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江西脑曼氏裂头蚴病流行病学特点 |
4.2 手术治疗结局与转归 |
4.3 药物治疗与转归 |
4.4 脑曼氏裂头蚴病近期疗效的判定标准: |
4.5 脑曼氏裂头蚴患者样本的分子检测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脑型血吸虫病的影像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第一部分 脑型血吸虫病的MRI表现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附图 |
1.5 参考文献 |
2 第二部分脑型血吸虫病的CT灌注成像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附图 |
2.5 参考文献 |
3 第三部分脑型血吸虫病与脑肿瘤的弥散加权成像对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附图 |
3.5 参考文献 |
4 第四部分 脑型血吸虫病与胶质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对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附图 |
4.5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附录 |
(4)小脑血吸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临床表现: |
3.辅助检查: |
4.治疗: |
结 果 |
讨 论 |
(10)CT、MRI及CSF免疫学检查在脑型血吸虫病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影像学检查 |
1.3 免疫学检查 |
2 结果 |
2.1 影像学检查结果 |
2.2 免疫学检查结果 |
2.3 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 |
3 讨论 |
四、小脑血吸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脑曼氏裂头蚴病药物与手术干预后抗体水平变化的研究[D]. 谢慧群. 南昌大学, 2020(08)
- [2]166例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J]. 祝斐,黄新,吴明,金卫星,颉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4(06)
- [3]脑型血吸虫病的影像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D]. 黄劲柏.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4]小脑血吸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J]. 王文学,周磊,张旭东,胡俊泽. 医师进修杂志, 2005(06)
- [5]小脑血吸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J]. 王文学,周磊,张旭东,胡俊泽. 实用医药杂志, 2004(12)
- [6]《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J].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 重庆医学, 1999(06)
- [7]慢性脑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附35例临床分析)[J]. 彭本礼,朱炎昌.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1995(06)
- [8]67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分析[J]. 荆群山,罗立新,陈哲,王洪波,郑娜. 热带医学杂志, 2007(05)
- [9]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J]. 吴明灿,张作洪,刘建雄.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6(03)
- [10]CT、MRI及CSF免疫学检查在脑型血吸虫病诊断中的价值[J]. 吴明灿,刘建雄,余辉,陈世洁,罗国才,李茂坤,张志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