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次激发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益双,路涛,张天悦,赖力,印隆林,蒲红[1](2021)在《3D-SPACE-MRCP与2D-HASTE-MRCP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对比》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最优化采集可变翻转角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与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二维快速自旋回波(2D-HASTE)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中的应用对比。方法使用Siemens Aera 1.5 T磁共振扫描仪对81名受检者同时采用3D-SPACE与2D-HASTE序列行MRCP检查。将采集到的图像利用Siemens工作站后处理软件进行重组,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对成像效果进行评价和评分,评分结果采用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原始图像上所测得的3D-SPACE和2D-HASTE的胆总管信噪比(SN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3D-SPACE的胆总管平均SNR(十二指肠上段70.40,十二指肠后段70.80,胰腺段61.30)高于2D-HASTE(十二指肠上段36.60,十二指肠后段36.40,胰腺段33.80)。主胰管最大强度投影(MIP)评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胆总管、左、右肝内胆管评分结果、MRCP质量评分和伪影评分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1.5 T MRCP中,3D-SPACE序列的成像质量优于2D-HASTE序列,可作为MRCP常规扫描序列之一。
汪玲红[2](2021)在《3T磁共振在腹部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使用3T磁共振行胰胆管成像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胆道疾病48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成像以及3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两种诊断方式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得到确诊,其中胆道结石36例,胆管肿瘤12例;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道结石及胆管肿瘤准确性方面均优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诊断用时方面,磁共振诊断用时为(25.37±2.38)min,而逆行胆管造影用时为(35.74±2.01)min,磁共振诊断用时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在进行腹部胰胆管成像检查的过程中,可以优先运用磁共振诊断,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同时,用时更短,且操作简便且无损伤。
苏德莲[3](2021)在《MRCP联合MRI冠状位成像在胆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联合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I)冠状位成像在胆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20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7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MRCP及MRI冠状位成像扫描,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的MRCP及MRI冠状位成像的影像表现;比较MRCP、MRI冠状位成像及两者联合对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比较MRCP、MRI冠状位成像及两者联合对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比较MRCP、MRI冠状位成像及两者联合对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性诊断效能。结果:(1)MRCP、MRI冠状位成像及两者联合对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88.6%及95.7%,三组检查方法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MRCP、MRI冠状位成像及两者联合对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4%、82.9%、94.3%,联合检查准确率高于MRCP、MRI冠状位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良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8.7%、78.3%、93.5%,MRI冠状位检查准确率高于MRCP,联合检查准确率高于MRCP、MRI冠状位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定性诊断恶性梗阻疾病效能方面,MRCP、MRI冠状位成像及两者联合诊断敏感度分别为58.7%、78.3%及93.5%,联合检查敏感度高于MRCP、MRI冠状位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CP、MRI冠状位成像及两者联合诊断特异度分别为95.8%、91.7%及95.8%,差异无明显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方面,MPCP与MRI冠状位成像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在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方面,MRI冠状位成像对恶性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优于MRCP冠状位成像,且两者联合可显着提高对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在定性诊断恶性胆道梗阻疾病效能方面,MRCP联合MRI冠状位成像的诊断敏感度较单一检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综上,MRCP联合MRI冠状位成像对明确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根据,值得在胆道系统疾病诊断中广泛运用。
陶仅德,陈真平,李刚,许团新,江世健,唐煌[4](2020)在《二维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和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在腹腔积液患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分析二维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2D-HASTE)序列和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在大量腹腔积液患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图像质量差异,探讨大量腹腔积液患者MRCP的成像技术。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胰胆管系统疾病且合并大量腹腔积液的患者分别行2D-HASTE和3D-SPACE MRCP检查,对2种序列的采集时间和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这2种扫描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2D-HASTE、3D-SPACE序列采集时间分别为(64±7)s、(302±22)s,2种序列的采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0,P<0.05)。2D-HASTE序列图像5分85例,占85%(85/100);4分12例,占12%(12/100);3分3例,占3%(3/100);1、2分0例。3D-SPACE序列图像5分44例,占44%(44/100);4分30例,占30%(30/100);3分18例,占18%(18/100);2分5例,占5%(5/100);1分3例,占3%(3/100)。2种序列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3,P<0.05)。结论相对3D-SPACE序列,2D-HASTE序列在大量腹腔积液患者MRCP图像质量更佳,采集时间更短,更适合大量腹腔积液患者MRCP的检查。
孙照勇[5](2019)在《3D MRCP加速技术在胰胆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图像质量提升策略探索》文中认为目的:在患有疼痛性胰胆疾病的临床患者中,比较进行适应性呼吸训练的患者和不进行适应性呼吸训练的患者,导航触发(NT)3D MR胰胆管成像(MRCP)的图像质量。材料和方法:本研究经过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前瞻性招募拟行MRCP检查的胰胆管疾病的住院患者。对检查期间的腹痛程度进行评分,以数字评定量表(NRS)的形式进行记录。研究组在检查前进行了特殊的患者适应性呼吸训练。对照组的患者入选标准相同,但检查前仅进行常规交流(每组n=60)。纳入的患者中,10名患者先是进行了常规性交流后的MRCP检查,后续因临床需要再次行MRCP检查时,进行了特殊的患者适应性呼吸训练。这一组患者形成自身对照。记录采集时间,并对图像质量,伪影程度和12段胰胆管树的清晰程度按照五分制进行评分,并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相似。研究组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接受呼吸训练的患者中,右后肝管(p=0.045),左肝管(p=0.037)和胰管(头部,体部和尾部,均pP<0.01)的显影清晰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他的胆管节段则没有显着差异。经过呼吸训练后,存在严重和广泛图像伪影的患者百分比从18.3%(11/60)降至 8.3%(5/60),图像采集时间也明显缩短(175土54s vs 249±67s,p<0.01)。结论:患者适应性呼吸训练可改善疼痛性胰胆病患者NT-MRCP的图像质量。目的:对压缩感知(CS)加速的屏气3D MRCP(CS-BH-MRCP),CS加速的呼吸触发3D MRCP(CS-NT-MRCP)和常规3DMRCP的在胰腺疾病患者中的图像质量,胰胆管显示清晰度和诊断准确性进行前瞻性比较。材料和方法:本项研究经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80名患者在3T MR设备上进行3D MRCP检查。每位患者以随机顺序进行CS-BH-MRCP,CS-NT-MRCP和常规3D MRCP的扫描。记录每个序列的采集时间。两位放射科医师用盲法独立对图像质量和胰胆管显示清晰度用5分法进行半定量评估。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来比较各个序列对胰腺疾病的诊断性能。结果:CS-BH-MRCP的采集时间为17秒,CS-NT-MRCP的采集时间为134.1±33.5秒,均比常规 3D MRCP 显着缩短(364.7 土 78.4 秒,p 值均<0.01)。与 CS-NT-MRCP 和常规 3D MRCP 相比,CS-BH-MRCP的呼吸运动伪影显着减轻(均p<0.01)。三种序列的胆管显示清晰度大致相当,而CS-NT-MRCP和常规3D MRCP对胰管的显示清晰度优于CS-BH-MRCP更好(p值均<0.05)。CS-NT-MRCP的诊断性能最高(平均Az值0.943-0.983)。结论:CS-MRCP可用于诊断胰腺疾病,CS-NT-MRCP的诊断效能最佳。目的:前瞻性评估具有小视场(F0V)和更高空间分辨率的改良3D BH-CS-MRCP序列的临床可行性,并将其性能与原始BH-CS-MRCP和NT-CS-MRCP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本研究经过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前瞻性招募82例临床疑诊胰胆疾病的患者,包括7例不能配合呼吸指令的患者,在3TMR设备进行3DMRCP检查。每位患者中以随机顺序进行改良BH-CS-MRCP,原始BH-CS-MRCP和NT-CS-MRCP扫描。记录每个协议的采集时间。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对图像进行盲法评估,以5分法评价图像质量,背景抑制,胰胆管显示清晰度,以及胰胆管解剖变异和胰胆管相关疾病的诊断自信度。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个体内差异。用kappa系数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计算诊断性能。结果:两种BH-CS-MRCP方案的采集时间均为17秒,NT-CS-MRCP的采集时间为127.5士36.9秒。在75名能配合呼吸指令的患者中,所有方案的重大伪影发生率都很低(5.3%-8.0%)。两种BH-CS-MRCP的背景抑制程度相似(原始BH-CS-MRCP为3.67±0.77,改良BH-CS-MRCP为3.70±0.57),均低于NT-C3-MRCP(4.41±0.68,两者p值<0.001)。改良的BH-CS-MRCP和NT-CS-MRCP对于胰管和胆管的二级分支显示清晰度优于原始BH-CS-MRCP(p值均<0.01)。三种扫描序列对于胆道的解剖变异和疾病诊断准确度相似(p=0.53-0.87),而对于胰管的解剖变异和疾病,改良BH-CS-MRCP和NT-CS-MRCP比原始BH-CS-MRCP诊断效能更优秀(p值均<0.01)。在7名不能配合的患者中,NT-CS-MRCP比两种BH-MRCP的图像质量更好(p值均<0.01)。结论:改良的BH-CS-MRCP可用于胰腺和胆道疾病。然而对于不能配合呼吸指令的患者而言,NT-CS-MRCP可能更有用。目的:评估和比较三种MRCP序列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性能,包括屏气的压缩感知(BH-CS),屏气的梯度自旋回波(BH-GraSE)和传统的导航仪触发(NT)的MRCP。材料和方法:前瞻性入组74名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三项MRCP序列扫描。记录并比较每个序列的扫描时间。将胰胆系统分成12个部分,由两名放射科医师以5分制评估。根据呼吸规律和年龄将患者分为亚组。比较了每种MRCP序列的成像质量和诊断性能。结果:BH-MRCP显着缩短了扫描时间(P<0.05)。在年龄小于55岁或呼吸规律的患者中,三种MRCP方案的成像质量和诊断性能方面没有显着差异。对于不规则呼吸患者(4.283,4.283 vs.3.000,均P<0.05)和55岁以上(4.455,4.59lvs.3.659,P<0.05),GRASE-MRCP 和 CS-MRCP 的总体影像学评分均显着高于NT-MRCP。与NT-MRCP相比,对年龄超过55岁的患者和不规则呼吸患者,BH-CS和 BH-GraSE MRCP 的诊断性能显着提高(AUC=0.958,0.954vs.0.753,P=0.001,0.008,AUC=0.860,0.863vs.0.572,P均<0.001)。结论:屏气的MRCP可以显着减少扫描时间。与常规NT-MRCP相比,对呼吸规律患者而言,BH-CS和BH-GraSE MRCP的整体成像质量和诊断性能相当,而对于呼吸不规则患者,屏气序列的整体成像质量和诊断性能显着提高。
鲁评[6](2019)在《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借鉴国内外MRI在临床、设备性能、检查结果、服务等方面的评价经验,构建符合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卫生行政部门评价MRI提供理论参考,实现MRI评价工具的创新,为推动大型设备的国产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头脑风暴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构建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雏形,以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框架。根据专家的评分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形成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删减冗余指标。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双录入,运用SPSS21.0、ROSETTA和MATLAB R2014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Delphi专家咨询结果:(1)专家基本情况:本研究共咨询相关领域专家58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有51人(87.93%),高职称的有43人(74.14%),工作年限30年以上的有34人(58.62%);(2)专家积极系数: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67%、100%;(3)专家权威程度:一级指标的专家权威系数在0.700.89之间;(4)专家协调系数:第一轮一级指标重要性和可行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458、0.464,第二轮一级指标重要性和可行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517、0.517,各协调系数的P值均小于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初步建立起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179个。运用MATLAB R2014a计算各指标权重,得出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MRI临床功能(0.186590)、MRI适用性(0.072140)、MRI临床效果(0.262774)、MRI应用的可靠性(0.153508)、MRI技术性能(0.086860)、MRI服务(0.238127)。3.运用粗糙集对本研究构建的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脑常规扫描、脑血管扫描、鼻咽部与颌面部扫描等17个指标,作为冗余指标进行删减,形成约简版指标体系。结论1.本研究构建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的方法科学合理,选取的专家具有代表性且专家重视程度高,咨询结果协调一致。2.研究结果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且重点突出,具有实用性。3.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为指标体系的推广应用以及今后MRI设备的研发管理提出建议。
宗嵘[7](2019)在《胆系结石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和CT诊断的临床效果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探析胆系结石患者接受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旨在择取敏感性高的检查手段提升胆系结石检出率,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入院接受检查且后期手术证实为胆系结石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受检前均接受相关知识宣教,对此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参与其中,所有患者都接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CT辅助诊断检查,回顾性分析纳入病例临床检查资料。结果单发、多发、泥沙样结石检出符合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均高于CT检查,单一类型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出总符合率90.0%明显高于CT的76.6%(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出结石直径<0.7 cm概率明显高于CT(P<0.05),综合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系结石病例检查的敏感度明显高于CT(P<0.05)。结论与CT扫描相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胆系结石敏感度明显更高,检出结果符合率更高,其中尤其针对结石直径较小病例的检查,优势更为突出,临床应用价值高。
王艳玲,普云霞,陶玉仙[8](2018)在《3.0T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3.0T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胰胆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胰胆管疾病患者,用3.0T磁共振设备对所有患者的肝胆胰系统进行磁共振扫描,并用MRCP技术进行检查。将MRCP技术检查得到的图像用Philips MR自带的Volumeview进行处理。结果:MRCP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肝内胆管、胰胆管的形态以及由于胆道疾病造成的相应管道的异常病变。MRCP技术对胰胆管疾病定位的准确率达到了100.00%,其定性的诊断率也达到了92.5%,将此种技术再与磁共振扫描技术结合在一起,有效的提高了胰胆管疾病诊断的符合率。结论:在诊断胰胆管疾病患者的临床上,将MRCP技术与磁共振扫描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准确的诊断出患者在胰胆管系统、胆石症、良恶性胆管梗阻等一些肝胆胰系统方面的疾病,建议将此种方法应用更多的诊断肝胆胰系统疾病的临床上。
晁学文,甘郑宁[9](2016)在《3.0T磁共振单次激发半傅立叶采集快速自旋回波胰胆管水成像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单次激发半傅立叶采集快速自旋回波胰胆管水成像(HASTE-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德国SIMENS 3.0TSkyra超导型磁共振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26例梗阻性黄疸和55例无黄疸患者行HASTEMRCP-bh、3D-MRCP,同时加扫HASTE-fs-2D-mbh斜冠、斜矢状位序列,比较两种技术的优劣势以及对诊断梗阻原因的准确性。结果:两个序列均能显示胆管病变部位、梗阻特点、近侧扩张胆管以及远侧正常胰胆管。HASTE-MRCP单层法采集空间分辨率较高、采集时间短,但受血管伪影影响较明显。常规3D-MRCP采集组织分辨率高,受呼吸运动影响大,且时间较长。结论:单层采集HASTE-MRCP成像结合常规TSE轴位相扫描可得到较高质量图像,图像质量优良,时间短,对胰胆管解剖结构及细节显示有较高的价值。而常规3D-MRCP因成像时间长,受呼吸运动影响明显,在临床受到限制。在日常工作中可用单层采集HASTE-MRCP成像取代常规3D-MRCP。
边云[10](2016)在《基于因子分析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对慢性胰腺炎分级诊断模型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胰泌素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胰腺外分泌功能诊断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研究目的:系统评价胰泌素增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S-MRCP)诊断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准确性。研究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SMRCP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的相关文献。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并根据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QUADAS)评价条目标准进行质量评价。使用Meta-D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及S-ROC曲线。结果:共检索到99篇文献,6篇符合纳入标准,纳入的6篇文献具有同质性(I2<50%且P>0.05),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出的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及95%的可信区间(CI)分别为0.79(95%CI 0.680.88)和0.91(95%CI 0.860.94)。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下面积为91.88%。结论:S-MRCP诊断胰腺外分泌功能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第二部分胰泌素增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慢性胰腺炎胰管评估的价值研究目的:探讨胰泌素增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S-MRCP)在提高主胰管和分支胰管的可视化程度,分级诊断慢性胰腺炎(CP)的价值。研究方法:前瞻性分析88例受试者(健康志愿者23例,CP患者65例)3.0 T MR影像学资料。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注射胰泌素前后多期MRCP和冠状位T2WI扫描、常规胰腺平扫和增强扫描。65例CP患者按照剑桥分级法进行分组,并按照十二指肠充盈正常和异常进行分组。比较注射胰泌素前后主胰管、分支胰管、十二指肠充盈的情况,对CP患者进行剑桥分级诊断,最后各项结果与金标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果进行对照。正常组和CP各组各项指标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十二指肠充盈正常组和异常组间各项指标比较采用x2检验。MRCP、S-MRCP分级诊断结果与ERCP结果一致性判定采用Kappa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注射胰泌素前ADC基线值(F=15.17,P=0.0001)、注射胰泌素后ADC峰值(F=14.86,P=0.000),10 min值(F=15.08,P=0.0001)和达峰时间(F=24.67,P=0.0001)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在注射胰泌素后主胰管各项评估指标和分支胰管显示的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有所提高。以ERCP分级诊断CP结果为金标准,S-MRCP(Kappa值=0.77,P=0.0001)分级诊断CP的一致性较MRCP(Kappa值=0.55,P=0.0001)明显提高。十二指肠充盈正常组和异常组在主胰管扩张、狭窄、充盈缺损、头和体部分支胰管显示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达峰时间4 min作为临界值,其诊断CP的效能最高,敏感度87%,特异度100%,ROC曲线下面积95.5%。结论:S-MRCP提高了对主胰管和分支的可视化程度,提高了对CP分级诊断的准确性。第三部分胰泌素增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慢性胰腺炎评估价值研究目的:探讨胰泌素增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S-DWI)对慢性胰腺炎(CP)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前瞻性分析99例受试者,按照剑桥的ERCP或CT、B超分级标准将其分为健康组23例,风险组11例,轻度CP组15例,中度组14例,重度CP组36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注射胰泌素前、后多期磁共振扩散加权(DWI)扫描、胰腺常规T1WI、T2WI平扫和增强扫描。粪弹力蛋白-1(FE-1)的测定来评价胰腺外分泌功能。观察注射胰泌素前、后胰腺实质ADC值的变化,并测量和比较各组注射胰泌素前ADC值、注射胰泌素后ADC峰值、达峰时间、注射胰泌素前后ADC值增加百分比,分析这些指标与FE-1之间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上述各项指标对风险者以及CP各组的诊断能力,并计算出它们的敏感度、特异度。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例重度CP患者因ADC值无法测量而被排除。正常组胰腺注射前ADC值和ADC峰值较其余各组高,达峰时间较其余各组短。重度CP组未出现ADC峰,其余各组ADC峰值均较注射前ADC值增高,风险组、轻度CP组和中度CP组ADC峰值有不同程度延迟。ADC峰值,除正常组与风险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达峰时间任意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达峰时间4.67min作为鉴别正常组与风险组以及CP各组的临界值,其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100%,ROC曲线下面积96.5%。注射胰泌素前ADC值、注射胰泌素后ADC峰值和达峰时间与FE-1具有显着相关性(r=0.57、0.72和-0.84,P<0.01)。结论:注射胰泌素后ADC峰值和达峰时间可以诊断CP风险者和轻度CP患者,SDWI是一项无创、便捷、准确的诊断轻度CP的新型检查方法。第四部分基于因子分析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对慢性胰腺炎分级诊断模型的研究研究目的建立磁共振图像(MRI)对慢性胰腺炎(CP)分级诊断模型,以获得分级诊断CP的较佳指标组合,提高对CP的分级诊断水平。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收集91例受试者,按照剑桥分级将其分为健康组23例,轻度CP组23例,中度CP组14例和重度CP组31例。分析他们的3.0T MR影像学资料。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注射胰泌素前、后多期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冠状位T2WI扫描、常规胰腺平扫和增强。提取14个影像学特征指标(9个连续性变量,5个二分类变量)比较各组MRI特征,连续性变量采用方差分析法,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将上述组间比较有意义变量进行单因素有序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型变量进行共线性诊断,用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的方法解决多个指标共线性问题,最后进行多因素有序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胰腺分裂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x2=3.86,P>0.05),其余变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13个变量进行单因素有序回归分析得到X13(胰腺实质内空泡)与CP分级诊断无显着相关性(P>0.05),其余12个因素均与CP分级诊断有相关性(P<0.05)。共线性诊断出9个连续性变量间存在共线性,进一步用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的方法解决共线性。提取出F1(X3、X4、X5、X9、X8)、F2(X7、X6)、F3(X1、X2)三个公因子,分别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主胰管特征和胰腺实质特征。将3个公因子和X10(注射胰泌素后分支胰管可视情况)、X11(胰腺轮廓)、X13(主胰管内充盈缺损情况)共计6个指标进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robit连接函数尺度模型为最佳预测模型(公式14),其诊断正常者、轻度CP、中度CP、重度CP和总预测的正确率分别为96.65%、100%、71.42%、100%和94.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分级诊断CP,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二、单次激发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次激发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3D-SPACE-MRCP与2D-HASTE-MRCP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质量评价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2)3T磁共振在腹部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3)MRCP联合MRI冠状位成像在胆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患者检查前准备 |
1.4 扫描方法及参数 |
1.5 诊断方法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影像学表现 |
2.2 定位结果 |
2.3 定性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英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B |
附录C 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检查技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二维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和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在腹腔积液患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临床资料: |
1.2检查方法: |
1.3图像处理及评价: |
1.4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采集时间比较: |
2.2 图像质量比较: |
3 讨论 |
3.1 2种序列的特点: |
3.2采集时间的比较: |
3.3图像质量的比较: |
(5)3D MRCP加速技术在胰胆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图像质量提升策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患者适应性呼吸训练对疼痛性胰胆疾病3D MRCP图像质量的提升作用 |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压缩感知加速的3D MRCP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探索 |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改良的屏气压缩感知3D MRCP在胰腺及胆道疾病中的应用探索 |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比较和评估屏气的压缩感知(CS)和梯度自旋回波(GraSE)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图像质量 |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统计分析 |
2.5 数据录入与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构建指标体系框架 |
3.2 Delphi专家情况 |
3.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3.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3.5 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
3.6 粗糙集优化指标结果 |
4 讨论 |
4.1 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 |
4.2 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客观性 |
4.3 指标体系的推广应用 |
4.4 MRI设备研发和管理的关键点和建议 |
4.5 创新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一轮) |
附录B 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二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胆系结石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和CT诊断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CT检查 |
1.2.2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 |
1.3 影像学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病例检出结石个数对比情况 |
2.2 不同直径结石确诊率对比 |
2.3 不同检查法检出胆系结石的特异度、敏感度、假阴性和假阳性情况分析 |
2.4 影像学特征 |
3 讨论 |
3.1 CT检查 |
3.2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 |
(8)3.0T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9)3.0T磁共振单次激发半傅立叶采集快速自旋回波胰胆管水成像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扫描方法及成像参数 |
3图像分析 |
结果 |
1图像质量比较 |
2对于胰胆管系显示能力 |
3比较占位病变显示能力 |
讨论 |
(10)基于因子分析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对慢性胰腺炎分级诊断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胰泌素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胰腺外分泌功能诊断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数据分析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胰泌素增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慢性胰腺炎胰管评估价值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三部分 胰泌素增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慢性胰腺炎评估价值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四部分 基于因子分析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对慢性胰腺炎分级诊断模型的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典型病例介绍 |
综述一 胰泌素增强磁共振评估慢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
一、胰泌素 |
二、S-MRCP对胰腺外分泌功能评估 |
三、S-MRCP对胰管的评估 |
四、胰泌素增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secretin diffudion-weighted imaging,S-DWI)对 CP 的评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胰腺炎诊断、分类、分期研究进展 |
一、诊断 |
二、分类 |
三、分期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单次激发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3D-SPACE-MRCP与2D-HASTE-MRCP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对比[J]. 王益双,路涛,张天悦,赖力,印隆林,蒲红.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1(07)
- [2]3T磁共振在腹部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汪玲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13)
- [3]MRCP联合MRI冠状位成像在胆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研究[D]. 苏德莲.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4]二维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和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在腹腔积液患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对比研究[J]. 陶仅德,陈真平,李刚,许团新,江世健,唐煌. 实用医技杂志, 2020(09)
- [5]3D MRCP加速技术在胰胆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图像质量提升策略探索[D]. 孙照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6]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鲁评. 郑州大学, 2019(07)
- [7]胆系结石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和CT诊断的临床效果比较[J]. 宗嵘. 当代医学, 2019(05)
- [8]3.0T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临床应用[J]. 王艳玲,普云霞,陶玉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19)
- [9]3.0T磁共振单次激发半傅立叶采集快速自旋回波胰胆管水成像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J]. 晁学文,甘郑宁. 青海医药杂志, 2016(09)
- [10]基于因子分析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对慢性胰腺炎分级诊断模型的研究[D]. 边云. 第二军医大学, 2016(02)